您好,欢迎来到维库电子市场网 登录 | 免费注册
8年
企业信息

深圳市优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

卖家积分:17001分-18000分

营业执照:已审核

经营模式:贸易/代理/分销

所在地区:广东 深圳

企业网站:
http:/www.szyoushang.cn

人气:352219
产品分类

普通库存(500000)

企业认证
现货认证
企业档案

相关证件:营业执照已审核 

会员类型:

会员年限:8年

林小姐 QQ:2881303317

电话:19194421175

手机:19194421175

阿库IM:

地址:门市:新亚洲电子商城二期N2C161室/公司: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航苑西座9楼902

传真:0755-83047608

E-mail:sales1@skylightelec.com

雷军回应“苹果十年干不成造车”,未来5年再投2000亿

发布时间: 2025/6/6 13:51:33 | 21 次阅读

近日,小米集团举办了2025投资者大会,在会议上,雷军向投资者汇报了小米的发展近况,并集中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。其中,有投资者针对小米汽车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:“为什么’苹果十年干不成,小米3年多就能成’?”

面对这一问题,雷军作出了坦诚而意味深长的回应:“苹果造车,到这个时间点,为啥干不成?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。但是,苹果一定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伟大的公司之一,也是我们小米创办十五年以来,一直潜心学习、对标的对象。为什么他们放弃造车,准确原因我并不了解,外部的报道,不能作为一个准确的参考。”

苹果的造车梦想追溯到2014年,当时由CEO蒂姆?库克批准启动了代号为"泰坦计划"(Project Titan)的电动汽车项目。这一项目标志着苹果向传统汽车领域的重大进军。

2013年,苹果就已经开始涉足汽车领域,推出了CarPlay系统,这是苹果向汽车市场扩张的步。2014年正式启动泰坦计划后,苹果开始大量招聘汽车领域的人才,包括从特斯拉挖来了多位工程师,希望借助他们的经验来加速项目进程。


然而,苹果的造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过去的十年中,该项目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,包括领导层变动、战略方向修改以及多次裁员。据估计,苹果在泰坦计划上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,但始终未能推出一款成熟的产品。

苹果战略转向与造车计划的终结

2024年2月28日,苹果公司宣布取消电动汽车制造计划,这一决定震惊了科技界和汽车界。据报道,苹果汽车团队的许多员工被转移到人工智能部门,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。

苹果放弃造车的决定引发了各种猜测。有人认为,这是苹果在面对技术挑战和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无奈选择;也有人认为,这是苹果战略性地将重点转向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决策。理想汽车CEO李想对此表示:"苹果放弃造车,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正确的战略选择,时间点也合适。"他认为,人工智能将成为所有设备的,这比直接参与汽车制造更具战略意义。

雷军时间表示“非常震惊”,并强调小米“3年前已深知造车难度,但仍坚定选择造车”。

雷军的回应

雷军的回应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。2024年,苹果宣布放弃电动汽车项目后,整个科技和汽车行业都在关注这一决策的含义。作为一家正在进入汽车领域的科技公司创始人,雷军的视角尤为引人注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雷军表示:"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。个问题直到去年年底都有很多人问题我,今天大家不问了,改问第二个问题了。"这表明投资者对小米汽车的关注点已经从质疑小米能否成功,转向了与苹果造车经历的比较。

雷军的回应指出小米并未简单地将苹果视为竞争对手,而是将其视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。另一方面,也是雷军对汽车制造复杂性的认识,以及对小米自身战略和执行能力的信心。

在智能手机市场,小米与苹果是直接竞争对手;但在汽车领域,小米正在学习苹果的经验,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教训。

雷军认为,小米汽车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三大要素:全力以赴、产品为王、用户至上。雷军强调,小米汽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,而是小米集团长期战略投入的结果。小米集团在当初决定造车的时候,其董事会、管理层和股东大会直接承诺650亿投资,这笔巨额投入促使小米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闭环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雷军表示,小米汽车的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小米汽车是创始人亲自带队,这可以保证汽车业务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资源协调能力;其次,小米汽车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和网联化,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用户体验;,小米汽车重视用户需求,通过收集用户反馈,不断改进产品,赢得用户的认可和喜爱。

雷军还提到,首款车即聚焦单一车型(SU7),以“8倍镜精准瞄准”替代行业盲目多车试错。“我们统计了截止到发布会后三天的数据,YU7留资用户数是SU7技术发布同期的3倍。尤其是,这里面有超过60%的留资用户,是首次留资;有超过40%的留资用户,从来没使用过小米产品。这意味着相比SU7,YU7更加出圈,赢得了更多的青睐和期待。” 

对于未来,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已经形成正式闭环。除了小米品牌的高端化已经逐渐明显外,其智能生态的价值也开始显现。在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就是的答卷,其总营收111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47.4%;经调整的净利润107亿人民币,同比增长64.5%。

相关内容参考:小米汽车扭亏在即,Q1利润暴增64.5%,营收再破千亿

在研发投入上,2021年-2025年小米研发投入超过1020亿;预计在今年投入达到300亿。“正因为高强度的研发投入,小米才能获得今天的高速成长。在小米十五周年发布会上,我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我们的重要决策:未来5年,小米将在技术的研发上,再投入2000亿。我们仍将锚定‘芯片、AI、OS’筑牢硬核科技的三大基座,持续深耕底层硬核技术赛道。通过软硬件融合,持续赋能人车家全生态,必将形成长期差异化体验的护城河。”雷军表示

总的来说,小米汽车通过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和成功经验,正在朝着这一目标稳步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