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维库电子市场网 登录 | 免费注册
8年
企业信息

深圳市优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

卖家积分:17001分-18000分

营业执照:已审核

经营模式:贸易/代理/分销

所在地区:广东 深圳

企业网站:
http:/www.szyoushang.cn

人气:339060
产品分类

普通库存(500000)

企业认证
现货认证
企业档案

相关证件:营业执照已审核 

会员类型:

会员年限:8年

林小姐 QQ:2881303317

电话:19194421175

手机:19194421175

阿库IM:

地址:门市:新亚洲电子商城二期N2C161室/公司: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航苑西座9楼902

传真:0755-83047608

E-mail:sales1@skylightelec.com

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撤离印度工厂,印度产iPhone要凉凉?

发布时间: 2025/7/4 9:40:10 | 94 次阅读

“当富士康的中国工程师登上返程航班时,带走的不只是行李,还有印度制造稀缺的‘know-how’。”

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代工合作伙伴,近年来持续推动产能向印度转移。然而,据《印度时报》及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富士康科技集团近期已要求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从印度iPhone工厂返回中国。

此举被认为可能影响苹果公司在印度的生产扩张计划。目前,苹果公司正准备与印度的制造合作伙伴一起扩大新款 iPhone 17 的生产规模。富士康正投资25亿美元在印度南部德瓦纳哈利建设一个新的 iPhone 工厂, 占地300英亩。

效率或承压,但质量风险可控

消息称,过去两个月已有超过300名中国员工撤离,但台湾地区支持人员仍驻留印度。知情人士称,撤离的员工主要集中在技术岗位,涉及生产流程优化、设备调试等环节。
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 Research分析师的计算,自富士康两年前开始在印度组装iPhone以来,印度到今年年初时已满足了18%的iPhone需求。随着德瓦纳哈利工厂全面投产,富士康在2025年底预计将在印度组装约25%到30%的iPhone。

中国工程师在技术转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尽管撤离人数尚未终确认,但这一调整正值富士康在印度南部建设新工厂的关键节点——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,目标是让印度产iPhone占据美国市场的主要份额。

消息人士指出,此次撤离与印度政府近期对中企签证政策的收紧无直接关联,而是富士康基于“业务战略调整”的主动决策。

苹果CEO蒂姆?库克曾公开表示,中国工人的技能是苹果供应链的优势之一。分析指出,中国工程师在复杂制造工艺的落地中具有不可替代性,尤其在初期技术转移阶段。然而,随着印度工厂逐步成熟,富士康或试图减少对中国技术人员的依赖,转而培养本地团队。

苹果“去中国化”,但印度制造还面临挑战

行业观察人士认为,此次人员调整短期内可能降低生产线效率。

例如,印度工厂的设备调试周期可能延长,新产品导入(NPI)流程需更长时间验证。但苹果方面强调,产品质量不会因此受到影响,因关键工艺已通过标准化文档和培训体系实现本地化传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台湾地区技术人员仍留在印度工厂,承担岗位职责。这一安排表明,富士康的调整并非全面撤退,而是通过分阶段策略平衡成本与效率。台湾工程师的驻留也被视为维持技术稳定性的“过渡方案”。

此次事件被解读为苹果“去中国化”战略的进一步深化。

此前,苹果已将部分Mac Pro和iPad Pro的生产转移至印度,并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100亿美元的印度本地销售额。然而,分析指出,完全摆脱中国供应链仍不现实。目前,苹果供应链中仍有约60%的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。

因此,富士康的印度扩张计划实施起来面临多重挑战。

首先,印度本土制造业的基础设施、供应链配套及劳动力技能水平仍与中国的成熟体系存在差距。其次,印度政府近年推行的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”(PLI)虽为代工厂提供补贴,但其政策稳定性与执行效率仍是未知数。

不过,印度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。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%,成为增长快的市场之一。苹果若能成功将印度产能覆盖至美国市场(目前印度产iPhone主要供应亚洲和欧洲),将显著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,同时规避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。

未来展望 

富士康在印度的长期成功,取决于能否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彻底本地化。

从郑州到金奈,中国技术团队用十年时间,将iPhone良品率从70%提升至98%,印度iPhone生产线的良率目前约为?85%-90%?,但存在显著波动。而且印度工厂的工人培训周期比中国长,且员工流动率较高——富士康内部评估显示,印度员工的平均培训周期为 18 个月,而中国员工仅需 6 个月。

例如iPhone 16 系列的摄像头模组校准工序,印度工厂仍需中国技术人员远程指导。未来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(如远程监控、AI质检)弥补技术差距,将成为富士康在印度的下一步重点。

对于苹果而言,印度产能的扩张不仅是分散风险的手段,更是抢占新兴市场的战略选择。若2026年目标达成,印度或将成为苹果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制造基地。然而,这一进程中的每调整,都将考验其供应链的韧性与灵活性。

分析认为,富士康的调整可能引发其他代工企业的连锁反应。例如,和硕、纬创等苹果代工厂也在印度布局,未来是否效仿富士康的策略,仍需观察其成本与效率的权衡。

印度《经济时报》评论称,这暴露了印度制造“表面繁荣下的技术空心化”问题。而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则指出,若印度工厂无法在2026年前实现稳定供应,苹果可能被迫调整其产能布局,甚至重启部分中国产线。